即使一無所有,你仍然值得被愛——讀《祢是我的朋友──體驗天主奇妙的擁抱》,了解為什麼你會被愛
![]() |
Photo Credit : 光啟文化 |
《祢是我的朋友──體驗天主奇妙的擁抱》,是說神跟人的關係,可能不是你的神,沒關係不用在乎這件事。
「時常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微不足道,回想做人處事不夠成熟,責罵跟愧疚就會一直反覆浮現,不想讓人看見這樣的自己。」這是讀過〈天主怎麼會想要和我作朋友呢?〉這篇章,內心的咀嚼。
可我是不是能聚焦更好的問句呢,有沒有可能我們是因為值得被愛才誕生?作者引用普立茲文學獎得主法蘭茲‧萊特(Franz Writght)的詩作〈預備〉(Preparations),正好回應了我的憂慮。
有空時
我想起祢那恆常不變,總是搶先一步,
總是得不到回報的寬恕。
又想起,
祢不是,而且從來都不是
我的思想、
我的祈禱、
我的言語的對象,
然而我卻是
祢關注的對象!
然後,我想我終於開始學會,
在最近,在我過去五十年的歲月裡,
萬事萬物正在教導我的:
全心愛祢——我生命的神秘恩賜
真正地在每一刻,以及
每一天最深的凝神中感受;
恩寵滿盈的領悟,
它會驅散所有的懼怕,以及
所有要求有所回應的愛——
來自別人、其他
神明(甚至祢)
活在現代社會裡,要能得到別人的愛通常得要有條件,要擁有被對方欣賞的優點。爸媽才可能會近乎揮霍的愛。而我所認識的萬物之主,對人的慈愛比父母還揮霍,而祂眼中的每個人,被祂百分百的深愛只是因為祂喜愛你所以將你誕生;同一章裡作者威廉‧貝瑞(William A. Barry S.J.)寫道:「天主對我們的愛並不取決於我們和我們做了什麼。」這話深觸動我。
對某些基督徒來說,創造之主是令人害怕的。書中談及父母若以嚴厲的對待,會影響基督徒以害怕的心看待這位造物主。《聖經》裡舊約的記載也多次顯示出上主嚴厲的一面。作者鼓勵我們向祂說出心裡害怕的感覺,表達渴望改善這樣的關係。
第四章中引用一段故事開啟我對主角心境的想像,耶穌對一個遵守誡命、有錢的人說要捐出一切給窮人然後跟隨我,那人最後難過地離開。(路加福音十八章,22節)祂向人丟出的訊息會醞釀在心裡,給我們時間思索,到達某時機點相同訊息會累積出效應。我私自想像那人回去仍思索:如果我捐出所有財產就會變得一無所有,我願意過那樣貧窮的生活嗎,我承受得了嗎?用所有財產換取永生,為我值得嗎會因此更幸福嗎?
最後想分享文內提到的訊息:分辨。深信祂全然了解人,最清楚走什麼路是最好的。現在的工作是天主指引才有的,知道我的心意喜歡文學,渴望從讀者跨入到工作者,看到這份工作機會是個偶然嗎?為了讀《編輯七力》組讀書會而認識出版社編輯,得到很多業界資訊;抉擇轉換跑道時祈禱分辨該做什麼樣的決定,當時我的心被這件事更加牽引著,這就可能是指引的線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