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與演出點滴】A doll's house

【劇評】
出走,在乎的是心靈的旅行。
A doll's house
(譯作玩偶之家)
這齣戲劇是挪威劇作家Henrik Johan Ibsen
的作品,以十九世紀的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裡的關係,以及女性的自我追尋為主軸。
女主角Nora最後選擇對她自己的人生負責任"I have responsibility for myself.(我要對我自己的人生負責)",即使我剛開始也會認為說拋下家庭對孩子們不公平,也對他們的未來造成傷害。但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她是否活得幸福?」掙脫了僵化的傳統美德和社會壓力的綑綁後,她才能真正成為她自己。這也與人內在一種熱切的渴望相符,即是「表達自我」。八年下來,Nora都無法在婚姻中表達真實的自我,她不僅僅是因著婚姻而失去了外在的自由,同時也因著傳統的束縛而失去了內在的自由。我想,她最後的決定讓我想起了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的「嘯」,在社會對人長期的壓迫導致的孤寂中,你可以看見如武俠片裡英雄豪傑自覺不容於世的「呼喊」,在懸崖上的「長嘯」。我想,Nora出走的抉擇同樣是來自於一種長時間的孤寂,她無法從丈夫Helmer那裡得到「理解」與「認同」,心中的自我永遠是孤獨的,不被了解的。
「出走」,也許意味著承擔他人的責難和社會的眼光。然而,卻很可能是「走出」平凡生活的關鍵選擇。
-----------------------------------------------------------------------------------------------------------------------------------
【演出點滴】
這次我的主要角色是社交舞者和孩子。我覺得比較有挑戰的部份是跳舞。雖然我對舞蹈很感興趣,也在上一屆的公演中擔綱過舞者的角色,同樣都是和女伴跳舞。然而,這次練習的前幾次,腳步和動作都很肉腳,讓我感到很挫折,我以為自己對舞蹈應該是比較擅長的。同時,和女伴的在動作上的溝通有時也讓我很不是滋味。但是,身為一個舞台表演者,我想必須要有敬業的態度。
在整體的準備上,讓我看見在舞台上的表演者,絕不只是單單在人前享受光彩。看一場戲劇表演,男女主角的演技多麼令人讚嘆,觀眾會覺得他們真是了不起。然而,舞台下NG了多少次,
演員們經歷了多少的煩悶、生氣、沮喪‧‧‧。我想說的絕不是觀眾都沒看見我們的辛苦啊這類的屁話,而是演戲並不是像我以前想像的那種很好玩很光彩的事。長時間的準備根本也不見得是為了觀眾的掌聲,後來其實是為了自己,只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而已,就是這樣。
演員一家人,左起到上方為孩子Bob, Emmy, John。中間及右前方則是妻子Nora和丈夫Helmer。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