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督生活營,發現更完整的自己!















2011年7月11日到17日,我參加了厄瑪烏團體舉辦的「基督生活營」,地點在十分寧靜優美的彰化靜山

這七天當中,透過學習各種課程,去思考和反省,並跟伙伴們分享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可以不斷認識自己、學習接納自己以及關心他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獨處的時光去認識耶穌。

具體而言,當我們上完一堂「我是誰?」的課程後,接下來會有30分鐘的個人獨處與思考時間。每個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坐下來,也許是自己的房間、樹林、教堂或是大廳。在祈禱中尋求天主的智慧來思想這個課題,然後回到團體中分享。

每一個人都會分享自己生命的經驗,有些甚至是比較痛苦或是難熬的感受。然而,藉著彼此信任,坦承的說出自己的軟弱和遇到的挑戰,同時也分享自己在這過程中如何的改變。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們若在述說自己的經驗時,很快就被各種意見給判斷為對或錯的想法,像是「你應該怎樣怎樣‧‧‧」;「你怎麼會有那種想法?!」而在這裡的分享時光卻讓我看到厄瑪烏團體「尊重人」的特質,每個人在分享自己的想法及經驗時,其他人只是安靜的聆聽,沒有任何建議和評斷。


透過每天的課程搭配安靜獨處的生活方式,我有許多機會去「面對我自己」。就如蔣勳在《孤獨六講》中談到的:「一個認識自己的人,他走出去時是不會慌的。」當我越能面對自己,我就越不會在周圍的喧鬧和一個人的安靜中發瘋。 

營隊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們有機會實際體驗「不同的世界」。我們分成五個小組分別到不同地方去服務,有葡萄園、面膜工廠、資源回收車、啟智中心以及老人院。我們這一組去了位於鹿港的聖母聖心啟智中心。開車從靜山出發有足足半小時的距離。當天我們唱了兩首聖歌給他們聽,有一首是《在夢開始的地方》,那些孩子們還會這首歌的舞蹈動作,就在一唱一跳下開心的完成了表演。


另一方面,當我一見到許多身體上殘缺的孩子時,心裡的想法很複雜。既不是憐憫,也不是反思到自己的生命而感到珍惜,反而是在和他們相處時感受到自己的無力感。記得當我試圖問四到五個孩子:「你叫什麼名字?」,他們有的聽不到;有的無法回答。我只能對著他們微笑,並輕輕的撫摸他們‧‧‧。

雖然我是這樣的軟弱,但在營隊的某兩天,天主一直透過各種方式告訴我一句話:「凡為我最小弟兄所做的,就是為我所做的。」

這句話在早禱閱讀的聖言中聽見,也在啟智中心的門口標語上看見。使我從挫折中慢慢得到勇氣。

在這個營隊中,最大的收穫在於「有很多時間跟耶穌建立個人的關係」,並在天主愛的滋潤下了解自己並透過真誠的分享和他人建立成熟的友誼。營隊結束後,真的發現我對自己更加透徹的了解,在身心靈上的整合也更加完備。

這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並使我活出更優質的生命。

*結束了基督生活營,給自己一個行動目標是‧‧‧

每天花10分鐘的時間獨處與祈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