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混音師對聲響進行加工的成品《煉雲》,與聆聽《原始的嚮往》,經驗歌曲傳達的溫柔革命
近日讀專輯混音工作紀錄1,寫下這段文回顧混音師鄭皓文為演唱會原聲帶《煉雲》混音的成果。及聽他混音作品《原始的嚮往》個人聆聽體驗。
聆聽混音師對聲響進行加工的成品《煉雲》
《煉雲》演唱會原聲帶,曲目皆翻唱焦安溥衷心在乎的歌。細緻表現出音聲安排(樂器、編曲、歌聲、音響),且錄音能如實呈現現場聲響必定有功夫在裡頭。混音師鄭皓文(以下簡稱鄭拔)在〈改變〉結尾時將合成器(synth)一路往上推,推到結束;聽起來處理得很細微,原以為會更誇張更機械之類的。原唱為趙一豪1990年的版本,鄭拔說:「原版聲音是比較扁的 mono,但這次演唱會版本因為現場、編曲結構以及 vocal 聲線狀況的不同,聽起來是寬的 stereo。」趙的版本生猛,現在聽也對歌詞訊息很有共鳴。即便安溥版本的編曲在樂器編制更豐富、音聲效果更細緻,實際聆聽確實也如鄭拔所說,並沒有哪個版本更好。
〈交雜隕石〉收進樂手克拉克張狂的吉他聲,歌曲中段加入fuzz效果器,宛如聲波在空間裡不穩定傳遞,接近爆音的聲響。混音師將空間感擴大,與fuzz一同營造出讓我目眩神迷,極愉悅的體驗。
特別對另一件樂器感到驚艷,鼓。鄭拔談"Angel Falling to hell"的鼓聲說:「編曲上用了大量落地鼓,鼓手 John Ashley 的 time2、touch2 和 dynamic2 也都非常非常好,所以我混音時就讓每顆鼓聽起來有延伸出去「咚~~」的感覺,像是你站在他前面聽,而不是收音來的東西。」
確實如他所說,感受得到如臨場感般的音聲效果。
鼓手 John Ashley Thomas 不只這首打得漂亮,好幾首都打得極迷人。想起專輯《神的遊戲》裡由他打鼓的"triste",鼓落在奇異的拍點,極愛。當時這張專輯的製作人李壽全對他說:「凡是認為應該打的地方都不要打。」事後讀報導才知演唱會鼓手另有幕後功臣,直到開演前一周,都是其偉負責編鼓。
聆聽《原始的嚮往》,經驗歌曲傳達的溫柔革命
另張專輯是王榆鈞與時間樂隊《原始的嚮往》,以詩入歌結合得融洽、自然,王榆鈞的歌聲充滿細膩的情感,能穿透、打動人。
〈媽媽請不要擔心〉很明白是在說三一八學運闖進立法院。歌詞覺得熟悉,「過了今晚我就會回去 媽媽請不要擔心」,想起是〈島嶼天光〉也寫道「親愛的媽媽 請你毋通擔心我」「日頭一(足百)上山 就會使轉去啦」。這首應該是回應與致敬〈島嶼天光〉的信念(不過聽馬世芳訪問王榆鈞,她在三一八當時就寫下這首詞)
〈暴民之歌〉長達13分鐘鋪陳推展,編曲及演奏十足豐沛且富層次。聆聽體驗很棒,感到具藝術性般製造出高細緻度的體驗。把詩人鴻鴻關注社會的信念打造成這樣一首歌曲,我相信能搖動人心的堅硬。
〈沉默的左手〉歌詞十足貼近獨來獨往的我近日對他人的想法,「所有惡的善的人 所有美的醜的人 所有喧囂和沉默的人 我從未曾想過 我會 我會 我會如此的需要他們」。
註:
- 〈佳評如潮但市場沒有好,到底音樂產業的問題出在哪?〉〈與混音師鄭皓文談《煉雲》原聲帶:這不只是一張演唱會專輯〉
- time : 節拍、速度 / touch : 打擊點的輕重變化 / dynamic : 整套鼓組最大聲與最小聲的音量範圍張力。鄭拔說明名詞意涵:「人性的說法為『他的手』和『他的腳』的輕重掌握與歌曲情緒起伏之間的相對關係。我通常會以歌曲的流動感(flow),來詮釋在理性與感性之間尋找某一個平衡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