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讀免費刊物之《文化快遞》

捷運站是我最常去拿文化快遞跟兩廳院快訊的地方

《文化快遞》有兩個地方我特別喜歡,藝文活動介紹和評論。翻看介紹完整的活動內文時,常常我會拿筆圈出喜歡的部分,去看表演就會特別看劃記的地方。評論類別主要是展覽和劇場,雖然似懂非懂,不過從中剖析個人狀態或社會現象總是令我有感。除這些以外,連廣告內頁幾乎都是刊登各種演出訊息。

去年2月,看到一篇文介紹幾棟老房子再生,就去其中一棟改作餐廳的地方Miracle House走晃。一早坐捷運,沿著地圖尋找走進一條巷子裡,看到了那棟白色的房子、柵欄和斑駁的水泥牆。還沒到營業時間,對照文中介紹的溫室屋、窗戶、屋頂紅磚看了幾回,進去後再好好看內部格局、木質牆壁樑柱等細節。從這家店官網更看到進行內部翻修的照片和為什麼要用哪樣材質、工法的說明。裡面除了是餐廳,也結合一家金工飾品店,是個能實驗多種元素的空間。
介紹了Miracle House的「老房子文化運動」專文簡報

讀《文化快遞》有時會想到介紹兩廳院(註1)表演的《藝文指南針》(我習慣叫它兩廳院快訊)。兩本都是提供活動的平台。只是快遞的活動較為大眾化,例如設計展、文學電影節。而兩廳院這地方的表演和觀賞方式更雅緻。就演出形式、國家級的場地、知識、涵養或者階級似乎被認為得達到某種門檻才得以進入欣賞。不過就我自己也算常去的經驗,在兩廳院看表演不一定需要門檻,願意欣賞就好。

好,第一本刊物分享完了

註1: 國家音樂廳、國家戲劇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