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台語歌舞劇:《阿隆的苦戀歌》
去看《阿隆的苦戀歌》這部50-60年代歌舞劇之前,我仍然認為這台語的表演並不會吸引我這看中文舞台劇的觀眾,總覺得台語再質感上就差了一截。
沒想到,看完後我大為感動!
情節發展到越後面,主角阿隆和秀梅的愛情就愈發淒美和感人,男人心中那份對愛人的情感被現實中的金錢壓力、自己心理的自卑感,以及埋藏心中的傷口夾難著,令我感嘆:「難道那個年代的愛情都得走得如此艱辛嗎?」
這場表演還有個小小溫馨的地方,就是重現許多當年的台語經典歌曲。雖然有很多我都沒有聽過,不過我還是依稀聽到兩三首曾經在我耳邊環繞的老歌,尤其聽到《黃昏的故鄉》,就讓我心中一股溫暖湧現。雖然不知道在幾歲的時候聽到的,但音樂總是有種魔力帶領我回到過去。
論及劇場,坐在台下的我,突然意識到舞台劇的迷人之處。
曾有一篇藝評談到舞台劇具有「不可替代性」。當天在欣賞表演的時候,我體驗到一齣劇場的形成:「 人」在現場表演是不可替代的因素。同時,這種「人的現場表演」帶來的張力也是讓舞台能抓住觀眾的其中一個原因。
加上,看《隆》劇時,我注意到燈光效果在劇場的使用。有一幕,舞台突然籠罩鮮紅的光,接著就順勢演出了對立和緊湊的情節。整體的燈光效果不僅令我享受感官上的愉悅,也達到了配合情節發展的功效。
也許我無緣在50-60年代經驗上上一代人的過去,但這部歌舞劇,卻帶我走過了那個年代的生活,也在我的台灣歷史記憶中,放入了一片難忘的拼圖。
沒想到,看完後我大為感動!
情節發展到越後面,主角阿隆和秀梅的愛情就愈發淒美和感人,男人心中那份對愛人的情感被現實中的金錢壓力、自己心理的自卑感,以及埋藏心中的傷口夾難著,令我感嘆:「難道那個年代的愛情都得走得如此艱辛嗎?」
這場表演還有個小小溫馨的地方,就是重現許多當年的台語經典歌曲。雖然有很多我都沒有聽過,不過我還是依稀聽到兩三首曾經在我耳邊環繞的老歌,尤其聽到《黃昏的故鄉》,就讓我心中一股溫暖湧現。雖然不知道在幾歲的時候聽到的,但音樂總是有種魔力帶領我回到過去。
![]() |
在劇中為情敵的郭阿隆(左)與錢百萬。 |
曾有一篇藝評談到舞台劇具有「不可替代性」。當天在欣賞表演的時候,我體驗到一齣劇場的形成:「 人」在現場表演是不可替代的因素。同時,這種「人的現場表演」帶來的張力也是讓舞台能抓住觀眾的其中一個原因。
加上,看《隆》劇時,我注意到燈光效果在劇場的使用。有一幕,舞台突然籠罩鮮紅的光,接著就順勢演出了對立和緊湊的情節。整體的燈光效果不僅令我享受感官上的愉悅,也達到了配合情節發展的功效。
也許我無緣在50-60年代經驗上上一代人的過去,但這部歌舞劇,卻帶我走過了那個年代的生活,也在我的台灣歷史記憶中,放入了一片難忘的拼圖。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