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蕩新竹,寫下短詩之旅

城市行旅,是始之旅;也是詩之旅。

這週去新竹的加爾默羅聖母堂參加為期五天四夜的光明之子營隊,其中一天早上是「自我發現之旅」,於是我們一行人分成兩兩一組,拿著地圖前往十八尖山。

藉由這段旅程,讓我們去看、去聽、去感受週遭的一切,並試圖發現自己的內在。

在行走的過程中,我看見街上的一種現象。有些地方佈滿許多販賣美食的現代商家;可是走了不遠卻看見老舊的公寓和巷弄。

形成一種新舊的對比。

同時,我看見了自己內心的慾望:對物質的貪念。更明確的說,就是貪吃。不過,內心的另一面也存在著:渴求簡單、恬淡的心靈。這幾天從台北隱遁到新竹的其中一個原因即是為此。


前一陣子,在中國時報副刊上讀到一篇文章,記得標題是《寫詩趁年輕》。看完後,突然覺得是不是該寫點詩呢。於是剛好就藉這個機會寫下了行旅的體會。

我以路途中所見街景裡的「都市和舊房」來表現內心的「慾望和質樸」。觀點從一開始所認為的「衝突」,到後來發現原來兩者是「共存」。



晃蕩新竹 聽見共存的炮竹


張開雙眼 盡是櫛比鱗次的慾望大門


又是雞排 又是珍珠奶茶


閉上眼睛 發現內心 仍留著眷戀紅塵的血液


踏著柏油路 心的眼眸瞥見 一棟棟僅兩三層高的老公寓 牆上只留下褪色的歲月痕跡


老老的巷弄 充滿著樸實的味道


喚醒了尋求簡單的渴望 也找回了平靜的靈魂


身處慾望之城 心繫著斑駁的街巷小城


彷如內心交織的陰影與光線 互相爭奪着空間的領土


看似衝突 卻也存在於 


同一座城 同一座島嶼 


共生與共存




附註:圖片引用自新華網的新聞《看看道士設計的生活 充滿陰陽創意》中的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