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在台北設計大展

10月27日,下午,天氣晴。

背起行囊,出發去松山文創園區逛台北世界設計大展。原本是23號早上要去,跟Melody約好11點在國父紀念館捷運站見面。可是,那天我起床已經10點多了‧‧‧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躺在客廳座椅上撥電話給妳。有趣的是,妳也剛起床,而且人還在中壢的家裡。於是各自在台北和中壢的我們倆,在電話中決定下次再去。
城市脈絡,圖片取自《台北畫刊》No.524
在參觀前先翻閱了《台北畫刊》對展覽的介紹,也鎖定了一些想參觀的展區。在看過的作品當中,有四樣令我特別印象深刻。

第一個是「城市脈絡」,在街道上的電線桿上結合了分類垃圾桶和人性化的維修方式。這是由四位來自實踐工設所和一位台藝大的同學所組成的「綠微笑設計」團隊所構思的作品。當初會有這種概念只是因為發想人羅立德一個簡單的思考:「要丟垃圾卻找不到垃圾桶。如果路人只要一看到路燈,就知道下面有垃圾桶,是不是方便多呢?」。

除此之外,挑選這個作品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概念發想者的老師對他們說:「在生活中多問為什麼。」就可以在最微不足道的小地方看見人們的需求,而成為設計的靈感。

想快速了解何謂「城市脈絡」?(一分鐘介紹影片)
好心球人No.1,圖片取自「兩個八月」Facebook相簿
第二個作品是「好心球人No.1」 ,透過球人踩在底下的鏡子,可以看見他的微笑以及背上的地球垃圾。編輯者在《台北畫刊》中詮釋這個作品時,談到人們總喜歡仰望美麗的藍天,卻很少低頭看看地上的環境汙染。」

紙漿喇叭(黃亭皓攝)
我個人覺得這樣的表現方式很有創意,沒想到只是讓球人站立的地方放一面鏡子,就可以照映出手撐著地板像似倒立的模樣。
接著是「紙漿喇叭」,將平時用來當作包裝材料的紙漿做成喇叭的外殼。(Balance Wu Design團隊作品)

我從來沒想過喇叭可以是用紙漿做成的,既環保也很節省空間。當然就不能要求什麼立體環繞音效這種玩意兒了。
電子色票(周永受攝)
最後則是「Color Elite 電子色票」。這個概念的發想來自於台科大陳廖遜學生他個人的經驗。傳統的紙本色票很容易潮濕,而且在工廠使用時因為環境髒亂也容易汙染到紙張。再加上不同的紙本色票加起來需要攜帶很多本,不太方便。

然而,這個新的作品則結合了電子紙張和色票,使紙質不再因環境而留下髒汙,而且也設計出結合辨識顏色系統的功能,使色彩從業人員不需費心一一比對。


參觀過設計展後,吸收了許多設計理念,尤其是奇想創造設計總監謝榮雅的想法:「為何設計?」這想法強調設計的起源概念。對我來說,電子色票和城市脈絡之所以打動我,也是因為設計人是為了使人們生活得更好而設計出這個作品。同時,我也受到各種顏色的視覺衝擊,以及了解創作材質的多樣化。

當然,還有一件很重要的收穫。就是發現到設計與生活的關係:使生活更加方便、有效率。因著電腦鍵盤的發明,使得我們打字不需再小心翼翼的使用打字機,深怕錯打一個字就得重來。同時,設計也增加了生活的樂趣,就像Balance Wu Design的作品「橡皮擦戒指」,色彩鮮明、造型美觀,使平凡的擦拭行為成為一種視覺上的愉悅。

結束了這躺旅程,「然後呢?」

我想創作出自己的作品。在考慮過設計書籤、杯子外型、皮包等題材後,我決定創作的是「書的封套」,因為我最喜歡的嗜好就是閱讀。這個作品即將在11月18日向各位部落格讀者展示。

留言